这些“配套服务”做过之后,官方则名正言顺地征收“花捐”。
包括乐户捐、旅馆寄居花捐、支女执照费、乐户执照费等各种名目。
为了吸引眼球,吴汉还不时举办“女支女大选”。
而且做得比较“正规”,其红火程度一时也不亚于当今的各类选美。
每逢这种“花界选举”期间,一些小报会刊登选票,每张收取少量费用。
而一个走红女支女,便会责成各自的熟客为其买票。
有些大手笔的票客,为力挺中意的女支女,往往成包买入,称为“打包票”。
这个评选过程则类似于科举考试,前三名依次是状元、榜眼、探花,以下便是翰林若干名。
获得名次的女支女身价由此大涨,在乐户业中的地位也大幅提高。
李爱国明白过来后,诧异的问道:“解放后,这些乐户不是都没有了吗?跟刘大利有什么关系?”
京城当初也有不少女支女,解放后采取了一刀切的办法,很快扭转了局面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