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人的正装礼服过于同质化,想在这么大的广场上,短时间找到一个人的确困难。

        直到某位同学偶然发现,身边行人里一位穿着黑色燕尾服的少年,缓缓地从衣襟里抽出了一根通体乌黑,带着淡金色纹路的指挥棒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他在我旁边!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位同学出声惊呼,随后他下意识地捂住了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指挥在这里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卡洛恩·范·宁在我这里!”

        终于,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范宁,但反应和第一个同学一模一样:先惊呼,然后立马捂嘴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因为此时人群里已经没有了声音,他们发觉自己的呼喊在音乐声中过于突兀,导致大脑一时短路,想不明白这到底算不算音乐会场合,到底该不该噤声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几声呼喊下,人群开始涌动。

        以乐手们站立的大致区域为中心,内圈的人们基本原地未动,外圈的人则往内圈收束,广场更边缘的人也在尽可能往音源靠拢。

        之前短短几分钟的引子,已让他们体会到了无比奇妙的共鸣感——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舞台,乐手就在自己的身边,这是一种渗透式、沉浸式的极致聆听体验。

        范宁持着指挥棒,感受着他还未来得及体验的音场收束感,缓缓掠过人群,登上了一个截面成三角形的移动式楼梯——其处在视野开阔的一处石砖地上,原本是作为给摄像师提供登高拍摄的机位而用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