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朱权更加不知道是,新洲之所以会发展的这般迅速,归根结底离不开皇孙殿下的大力支持。
没有大明源源不断送过来的物资,如今的新洲绝非现在这个样子。
不客气的说,这里现在拥有的规模,完全是皇孙朱雄英使用大明物资,硬生生堆出来的。
先前在甲板上想象的荒蛮景象荡然无存。
脚下的青石板路经海水冲刷得莹润光滑,缝隙间连杂草都寻不见半根,显然是日日有人打理。
路侧每隔十丈便立着一根朱漆木柱,柱顶托着琉璃盏,想来入夜后定然灯火通明。
更令人惊叹的是两侧的建筑,既有大明常见的歇山顶商铺,飞檐下悬着“福记粮行”“广和船具”的匾额;
又有带着异域风情的圆顶屋舍,墙面镶嵌着彩色石子拼成的海浪纹样。
“那是去年从忽鲁谟斯招来的工匠所建。”郑和适时的声音在身侧响起,顺着他的目光望去,“殿下您瞧,那些圆顶屋冬暖夏凉,最宜储存丝绸瓷器,比咱们大明的仓库更防潮。”
朱权颔首,目光却被不远处的农田吸引。
田垄划分得整整齐齐,农夫们正用一种从未见过的曲辕犁耕地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