旁边还有几个赤膊的汉子推着木制水车,清澈的河水顺着木槽流入田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些农具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郑和语气里满是敬佩道:“都是皇孙殿下亲绘图样,在应天府打造后运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就连这田里种的稻种,也是南洋寻来的占城稻改良品种,一年能收三季。

        去年秋收时,单这一片地就收了三千石粮食,足够驻兵三月之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行人沿着主街前行,沿途不时有身着短打、头扎布巾的移民躬身行礼,口中齐呼“宁王千岁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权注意到这些移民中有汉人农户,有波斯商人,甚至还有几个卷发高鼻的西洋人,正围着一个大明工匠请教铁器锻造技艺。

        郑和边走边介绍道:“新洲如今已有三万余人,一半是朝廷迁徙的流民,一半是自愿来此的商贾匠人,还有些是郑和前几次下西洋时收服的番兵眷属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孙殿下有令,不论出身国别,只要愿遵大明律法,便可在此安家置业,免三年赋税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权心中愈发震撼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在北平见过边地开垦,往往数年才能成规模,可新洲短短时日竟有如此气象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